首页 资讯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子探寻红色足迹,传承革命薪火

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子探寻红色足迹,传承革命薪火

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,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“苏韵红途”青年研学实践团聚焦抗战历史、革命精神与文化传承,设计了“调研+宣讲”深度融合的研学路线,先后走进苏州革命博物馆、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、烈士陵园参观调研,随后在常熟市孝爱书房开展理论宣讲,让红色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,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。

走进红色地标,上一堂“行走的思政课”

为了让宣讲内容精准、生动,实践团首站来到年过九旬的革命老兵家中请教,精神矍铄的老兵缓缓讲述他参军作战的经历,从战壕里的日夜坚守到与战友的生死与共,每一个细节都让在场学生深受触动。

图为实践队员和老兵合影 吴睿 摄

带着对老兵故事的深刻感触,实践团来到苏州革命博物馆。馆内的实物展品与影像资料,恰好与老兵的讲述形成呼应——泛黄的战报记录着他提及的战役部署,锈迹斑斑的步枪与他描述的武器吻合,布满弹痕的军装仿佛能让人想起他说过的“轻伤不下火线”。在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,团队成员们驻足在复原的办公场景与历史文献展区前,仿佛看到1925年这里如何在白色恐怖中诞生苏州第一个党组织,如何通过秘密宣传、发动工人运动,为后来的武装斗争积蓄力量。

图为实践队员在听讲解员介绍中共苏州独立支部历史 吴睿 摄

参观后,实践团前往苏州烈士陵园。苍松翠柏掩映中,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。成员们手捧鲜花,缓步列队走向纪念碑,敬献花篮、鞠躬默哀,每一个动作都饱含对英烈的深切敬意。讲解员说“这些烈士平均年龄不到30岁,却用热血筑牢今天的和平根基,后辈永不能忘记这份厚重。”

图为实践队员在苏州烈士陵园向纪念碑献花鞠躬 吴睿 摄

传播时代新声,让红色故事“声”入人心

完成参观调研后,实践团来到常熟市,暑假里的孝爱书房人流量大、受众多元,成为开展沉浸式宣讲的绝佳阵地,实践团成员钱思佳率先开讲,声音沉稳而有力量,内容紧扣苏州本土的红色历史脉络。以五卅路的由来为起点,她结合实地走访的所见所感,生动还原了那段风雨如磐的岁月中进步青年们热血奔走的场景,把抽象的历史变成了可触可感的真实叙事。互动环节中,团队成员们以“谁在背后守护我们安心读书”设问,引发孩子们热烈讨论,现场氛围迅速活跃。孩子们既了解了祖国发展成就,更明晰“爱国”不是遥远口号,而是与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责任与担当。一粒粒爱国的种子,正于无声处生根发芽。

图为实践队员与小朋友一起朗读红色诗歌 吴睿 摄

此次“调研+宣讲”活动是“苏韵红途”青年研学实践团在红色教育方面的一次生动实践。从前期细致用心的筹备打磨,到宣讲过程中真挚深切的情感传递,再到互动环节中有来有往的深度交流,新四军的故事与革命精神的宝贵养分,自然而温暖地流入少年儿童的心田。

团队成员深切体会到,研学绝非简单的“打卡”行走,他们将持续以革命先辈为榜样,把这一路所获得的感动与震撼,切实转化为“强国有我”的青春动能,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。

图为实践团队大合照 吴睿 摄

(通讯员 吴诗瑶)

上一篇万元品质监督基金落地,流浪泡泡树立行业信任标杆
下一篇 返回列表

延伸阅读

返回顶部